【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时代所需。来自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卢跃富,围绕着自身的成长经历带来了通过多元机制培育新型产业工人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卢跃富,是重庆某工业园洗衣机生产企业喷粉班班长。2010年,他来到重庆这家工厂,从实习生成长为喷粉班班长,先后培养了20多名喷粉专业技术员工,累计完成40多项改善创新,每年为企业节约能耗物耗费用300余万元。10多年时间,他也见证了喷粉这道工序从人工补喷到自动化的转变。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新委员,两会前夕卢跃富开始着手准备今年上会的提案,他走访调研发现工友们经常一起钻研改进每个环节的工艺。
在和工友们的讨论中,卢跃富发现大家创新的积极性都很高,创新的点子也不少,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产品质量,但创新创优的成绩和目前的薪酬体系并没有挂钩。
全国政协委员 卢跃富:你所有的创新改善只要为公司创造了效益,或者说创造了收益,收益拿多少一部分来注入你的薪酬,这样来实现你薪酬的多元化,让所有人有这个动力去创新。
重庆某洗衣机生产企业员工 杨红强:卢跃富的想法,提的一些东西也是为我们一线工人考虑得比较多,对我们一线工人也有很实在的一些帮助。
今年全国两会,卢跃富委员提交了通过多元机制培育新型产业工人的提案,呼吁对技术工人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有能力去创新,同时用多元化的薪酬分配机制激励技术工人不断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 卢跃富:基层工人的心声就是我的心声,他们的关注点就是我履职的重点。中国式现代化期待有更多更高素质新时代大国工匠不断涌现,新时代产业工人,必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希望今后能加大对一线产业工人职业的培训,提高我们产业工人的创新能力,推动更多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工人,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