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新型监管机制,今年以来,商城县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优服务、强监管、重信用、提效能,将信用“基因”融入企业“血液”,创新打造“信用+监管”模式,让信用“软环境”成为市场主体发展“硬支撑”。
信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监管资源科学配置。根据81项市场主体信用风险信息归集事项,将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分为A、B、C、D四类。商城县现有信用风险低(A类)企业3690家;信用风险一般(B类)企业1290家;信用风险较高(C类)企业409家;信用风险高(D类)企业181家。各部门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制定抽查计划,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充分放手、无事不扰”;对信用差、风险高的企业“重点监管、有事必究”,促进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信用+专业领域监管,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探索建立“通用+专业”的专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实现重点监管、全链条监管。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建设,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重点领域,统筹行业风险防控和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创新构建“通用+专业”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在全市率先构建药品领域、化妆品领域、食品生产领域、特种设备领域、价格领域、广告领域、知识产权领域七大专业监管领域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专业领域监管深度融合。
信用+包容审慎监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企业,参考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探索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对“四新”企业给予一年“包容期”,推行“沙盒监管”,运用说服教育、约谈警示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让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宽严相济、法理相融,引导和督促依法诚信经营。建立“容错”机制,推广“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对非主观故意、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首次轻微违法行为给予责令改正,给企业生存发展留足空间。
“下一步,商城县市场监管局将围绕‘全覆盖,多领域,重应用’持续提质扩面,提高信用信息归集运用能力,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结果应用,夯实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促进全县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商城县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锐表示。(李雪 李根伟 吴文狄/文图)
关键词:
信用风险